从曹操到特朗普

泰国中文社

今天泰国人使用的“กูๆมึงๆ”这样的词汇,如果回溯到1800年前的三国时代,或者是战国时代(公元67-322年),谁敢用这样的词汇称呼自己或对面的人,头就得低下来,手就得合十。

那个时代,如果不是无敌的剑客,是不敢用的。

《三国演义》第44问(李全俊等人著,塔旺·西克高松译,Matichon出版社,2013年)中提到,曹操还未自立为皇帝,为什么用“กู”自称?

答案…“กู”这个词是古代城邦统治者(三公)的谦称,相当于“卑微的人”。而对于像曹操这样的大国君主,通常自称“เหญิน”,自称“กู”是符合传统的。

《魏武帝本纪》中引用了曹操的宣言:“担任宰相,在群臣中享有最高荣誉,已经超出了我的期望。

“如果国家没有我,不知道会有多少人自立为王,自立为皇帝!”

曹操,三国时期的大国君主,但在去世前仍使用“กู”这个词,可见他是一个尊重传统、表现谦逊的人,这种行为更能赢得人们的敬仰。

说到风格和行为,如果读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据说三分真实,七分虚构),曹操的优点多于缺点。

曹操的恶行很多,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下令处死华佗。

第45问,为什么曹操要处死华佗?

华佗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医生,被誉为外科手术的鼻祖。根据《三国演义》,曹操患有慢性头痛,华佗建议开颅手术,但曹操多疑,认为华佗想害他,以此为借口处死了华佗,人们都感到惋惜。

据《三国志·华佗传》记载,华佗聪明过人,不仅精通医术,还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精通百家学说。当曹操召他治病时,只要曹操头痛、眼花、心烦,华佗针灸后立即见效,曹操因此必须让他常伴左右,因为每次发病,都能立刻痊愈。

但华佗不想只为曹操一人服务,于是请假回家,并借口妻子生病,多次不回。曹操愤怒派人调查,发现华佗撒谎。

曹操目中无人,连华佗也不放在眼里,因此无法容忍,下令处死。

华佗的历史中有一段,精通百家学说…证明不实。如果华佗真的了解宫廷内幕,有一次曹操与心爱的歌女发生争执,他下令训练新的歌女,一旦找到替代者,立即处死了那位歌女。

实际上,华佗的死是因为让曹操不高兴。

还有记录…后来曹操最聪明、最疼爱的儿子曹冲病重。

曹操后悔地说:“我后悔杀了华佗,让这个孩子也死了。”然后长叹一口气。

曹操用“กู”这个词,意思是“卑微的人”,来赢得人气,但实际上,曹操是个傲慢的人,目中无人,与特朗普总统有什么区别,后者用关税战争搅动全世界。

现在已经有迹象,特朗普的支持率正在下降,降到最低,可以预见…不久,即使全世界对他无能为力,美国人民也会联手将他赶下台。

(编译:Jon 泰国中文社;审校:Woo;来源:Thairath)

Share This Article
没有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