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关于三声变成老虎的故事 智慧言论书 有价值的思考 为了美好的生活 由普拉西特·查卡特姆根据战国时期(公元前67-322年)的韩非子经典编写
魏国在与赵国的战争中失败,因此必须按照自古以来的惯例,将太子和大臣庞公作为人质送去。
在出发前,庞公严肃地问魏王:“如果有人报告说市场上有老虎出没,陛下会相信吗?”
“我不信,市场上人山人海,怎么可能有老虎?”
“如果有第二个人再次报告说市场上有老虎,陛下会相信吗?”
魏王犹豫了一会儿,然后摇了摇头。
庞公继续问:“假设有第三个人跑来报告说在市场看到了老虎,陛下会相信吗?”
魏王点了点头:“我相信了,三个人都这么说,肯定是真的。”
庞公慢慢叹了口气:“谁都知道市场上不可能有老虎出没,因为怕人。但是当三个人说有老虎时,陛下就相信了。”
“赵国的首都离这里很远,比陛下宫殿远离市场还要远。那些向陛下报告我坏话的人,怎么可能只有三个人?”
“请陛下仔细考虑。”
事情正如庞公所预料的那样。出发后,有很多人说庞公的坏话。当庞公有机会从赵国回来时,魏王再也不愿见他了。
战国时期的古老故事结束,普拉西特·查卡特姆解释说:“谣言被反复讲述时,人们开始相信它是真的,因为如果不真实,为什么每个人都说同样的话。”
数量之多,说服力强,尽管“数量”和“事实”是两回事。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知道真相的人总是比不知道的人少,参与事件的人总是比不参与的人少。
普通民众常常陷入谣言的陷阱,相信被捏造的故事,不使用理性分析,不使用智慧判断,也不使用证据作为证明。
仅仅依靠编造谣言的人数,作为自己信仰的确认。
中国的一句谚语说得好:“谣言止于智者。”因为有智慧的人听了之后,不再传播这个谣言。如果社会充满了有智慧的人,谣言就会被阻止,无法广泛传播。
相反,如果任何社会缺乏思考,重视“言辞和情绪”多于“事实和理性”,那个社会就会被谣言淹没,民众就会成为制造谣言者的工具,而不自知。
泰国社会正被信息风暴冲击,“隐秘欺骗”的声音在各个角落回荡。我们这些普通人,不应该轻易相信任何人。
不管他们讲述的是“一群饥饿凶猛的老虎”的故事,还是“一只非常温顺的狗”的故事!
所有的表达都是普拉西特·查卡特姆的风格…我厚颜无耻地复制并传播,全心全意地相信,这是正在发生的国内事件,尽管我很清楚,普拉西特写这个故事已经很长时间了。
(编译:Cici 泰国中文社;审校:Fang;来源:Thair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