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严重的“街头愤怒司机”现象,仅仅因为驾驶时互相超车、争道,便演变成开窗对骂、挑衅的行为,反映出人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这成为了“道路冲突”的导火索,经常升级为肢体和心理上的伤害事件,最终以刑事案件告终。例如,“豪华车司机”在高速公路上超车并与卡车相撞,导致两名乘客重伤。
此案如果仔细分析,“并非仅仅是疏忽驾驶”,而是有意危害生命和财产,导致警方提出了四项指控,包括严重伤害他人身体、伤害他人身体、不顾他人生命安全驾驶以及造成财产损失,还有三项严重的交通违法指控。
不仅如此,还有许多案例中,人们甚至使用刀具和枪支互相伤害。这些事件往往不会在医院或道歉中结束,而是会进入法律程序。仅仅因为一瞬间的情绪失控,就可能改变整个局势,导致长期的刑事和民事诉讼。
实际上,道路就像一个充满压力、匆忙和争夺空间的“情绪战场”。许多道路使用者认为“自己车辆前方的空间是私人领地”,任何超车或紧贴行驶都被视为对另一方的挑战,导致双方都不愿意让步。
面对这种情况,“愤怒情绪往往会爆发”,未经思考便采取报复行为,如鸣笛恐吓、加速追赶、开窗辱骂等,以维护自己的面子,反映在驾驶行为上。
“泰国社会道路暴力频发的原因,往往是由于缺乏道路使用的礼貌和城市生活的快节奏,这些都容易让人感到烦躁,随时准备对道路上的不便进行反击,成为许多暴力事件的导火索。”
另一个加剧道路冲突的因素是“执法不严”。许多案例中,违法行为屡见不鲜,如危险驾驶、使用粗俗语言,甚至在车内携带武器,却只受到轻微惩罚或逃脱惩罚,导致人们对法律缺乏敬畏。
这使得人们缺乏自制力,“有重复犯罪的倾向”。因此,轻微的惩罚如罚款,不足以让违法者改变行为,尤其是当这些行为源于态度或情绪失控时。
这不仅会成为一种常态,因为对这种行为的纵容会让社会认为这是可以接受的。当人们看到交通违法或道路上的威胁行为不受惩罚时,自然会感到沮丧、绝望,对司法系统失去信任。
“有些人可能认为法律无法保护他们”,于是决定在遇到事件时自行反击,这增加了暴力和刑事案件的发生机会。
除了个人行为和执法问题外,“驾驶培训和驾照考试系统”也更注重驾驶技能而非态度和情绪控制。因此,即使驾驶技术好,也不足以让驾驶员对社会负责,或在紧张的道路情况下适当管理情绪。
即使驾驶员能够熟练控制车辆,“但如果遇到不愉快的事件”,如被超车或被紧贴行驶,也可能无法控制愤怒、烦躁或不满意情绪,导致采取激进的暴力行为。
不仅如此,许多人还缺乏“共同使用道路的意识”,因为培训过于注重个人技能,导致驾驶员认为“道路是竞争场所”,优先考虑自己的便利,缺乏分享意识、尊重其他道路使用者的权利,或对同行者缺乏同情心。
当正确的驾驶态度“没有被培养到能够控制情绪的程度”,驾驶员在面对他人的不良行为时,倾向于采取类似或更暴力的行为进行反击,从而制造暴力冲突的循环。
这看似只是情绪发泄,但实际上是“打开了暴力的大门”。因为当不满意被超车或紧贴行驶时,如果任何一方因愤怒无法自控,可能会导致身体伤害。
更不用说使用物品作为武器互相伤害,无论是轻微伤害还是严重伤害,都构成刑事犯罪。即使是轻微的肢体冲突,如打耳光或推搡,也构成轻微犯罪。
同样,威胁伤害他人身体或财产,如辱骂并威胁伤害、展示威胁姿态或使用武器威胁,也构成犯罪。故意破坏对方车辆的任何部分,将面临三年监禁。
强调“通过危险驾驶或故意造成伤害进行反击”的行为,如不直接下车对抗,而是使用车辆作为报复工具,如追赶、反超或故意碰撞,直到发生事故或实际造成他人伤害。
这种行为“如果有意图,就构成故意伤害”。如果导致伤害,并能证明有意图,就是故意伤害。如果显示出杀人意图,如高速驾车撞击,就构成谋杀罪。
因此,提高“执法效率”,增加对重复危险驾驶或道路威胁行为的惩罚,以及利用技术帮助收集证据,是减少道路暴力和防止小事升级为刑事案件的关键。
强调安全的道路“不仅仅依靠速度摄像头或严厉的惩罚”,而是取决于驾驶员的心态,是否将他人视为同行者。如果每个泰国人都能从让路一次和微笑一次开始,每天等待爆发的冲突可能会逐渐消失。
(编译:李程 泰国中文社;审校:Momo;来源:Thair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