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拉·西那瓦”在政变11周年之际哀叹,必须偿还自己并未造成的债务,最高法院命令她偿还超过100亿泰铢的债务,她表示即使一生也无法还清,并质疑未来谁敢为帮助民众而制定政策。
2028年5月22日下午5:05(泰国时间),前总理英拉·西那瓦在Facebook上发布了一条消息,并附上了案件时间线。最高法院判决她在稻米典押案中赔偿100.28亿泰铢后,她写道:“尊敬的国民们,今年的5月22日是政变11周年,这是对全国民众主权的剥夺,也是最高法院判决我必须偿还100亿泰铢债务的日子,尽管我并非此案的被告,且行政法院曾裁定我不需为此赔偿。”
“今天的最高法院判决让我必须偿还自己并未造成的债务。作为行政部门的负责人,我必须承担由执行部门造成的稻米典押债务,尽管我与这些过程毫无关联。最高法院政治职务刑事庭仅判决我在稻米典押计划管理中疏忽。”
英拉进一步表示,稻米典押政策是为泰党的政策,也是内阁向国会宣布的政策,宪法规定必须执行,旨在通过超过2000万农民家庭的消费刺激国家基础经济。她表示,该政策旨在帮助农民改善生活水平,让贫困农民能够以更高的价格出售产品,有吃有穿,有余钱送孩子上学。许多农民家庭已从中受益。但如果这样的政策被指责造成损失,未来谁敢为经济机会不足的民众制定政策?
这位前总理还透露,她无意损害该项目。项目的每个步骤都涉及多个部门和人员,有官僚体系的指挥链,这不是行政部门负责人可以干预的细节。但她却必须独自承担损失。如果说这是正义,那么她很难理解和接受。
“100亿泰铢的债务,一生也无法还清。为了支撑稻米价格,让农民有更好的生活,将农田变成家庭的机会之地,我承受了政治和其他形式的压力。但对我而言,结局却是最痛苦的。”
稻米典押计划是由委员会共同执行的行政行为。判决作为总理的我必须赔偿损失,还有人质疑损失是否真实存在。因为政变后有消息称,当时的政府将好米当作烂米出售,仓库中剩余的1890万吨稻米以低于应得价格出售,差额达1000亿泰铢。但至今调查和追责无进展。
“自2014年5月22日以来的11年里,我反复经历的是夺权、强加案件、冻结资产,以及强迫我偿还无关债务。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没人能理解这种感觉。尽管如此,我将继续为正义而战,直到法律允许的最后。如果民选总理仍无法获得真正的正义,那么作为主权所有者的民众也没有任何保障。”
(编译:Eric 泰国中文社;审校:Suki;来源:Thair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