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普里大寺位于北榄府,是传统节日接莲花节的场地,象征着永恒的信仰。无论世界如何变化,科技如何进步,“抛出一朵莲花”的行为始终表达着对佛教的尊敬,以及对神圣的鲁昂波托之信仰,根植在人们心中。
“接莲花的传统……是将信仰抛向河流,然后一整年都能从中获得力量。”
每年佛教斋戒期结束前夕,在北榄府的邦普里县,都会举行世界唯一的“接莲花”或“抛莲花”节,这是一场神圣的仪式,融合了对佛教的信仰、鲁昂波托的传说和湄南河流域文化,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充满着魔力。
这一传统每年在农历十一月十四日举行,伴随着鲁昂波托的船队,模拟佛像被抬过三榕河。河岸两旁的人们排列得密密麻麻,等待将莲花抛进鲁昂波托的船中,祈求福运,增强吉祥。
“莲花”…是佛教的象征。抛莲花,是通过佛像来敬拜佛陀,是一种优雅的信仰表现形式。
如果“能抛进船里”,据说会带来好运并全年平安无事。
有趣的是,接莲花节不仅仅是一个宗教或庙会活动,而是一场“社区的心灵仪式”,代代相传。当地人齐心协力参与其中…
“有的人抛莲花是为祈求康复,有的人希望摆脱财务困境,有的人则为祭拜已故父母的恩德。” 所有的愿望和信仰,都汇聚在流经邦普里大寺的河流里,流向信徒的心中。
“漂浮的佛像并非偶然…而是因缘所致,等待时机来增强信徒的心灵力量。”这是来自90岁高龄的邦普里居民朱老爷爷的讲述。
据说,过去那些遭遇波折或家庭破裂的民众,前来拜鲁昂波托并祈愿生活好转,有些人的生活很快就得到了改善。
也有许多人因“船号选号”而中彩票,于是每月月底形成了“抚摸船号…摇动求签”的传统。
在一个大雨如注的夜晚,人们曾看到佛像发出“光芒”,如同被烛光环绕。年长者说这是“鲁昂波托显灵庇佑”的信号。
关于“鲁昂波托”在邦普里大寺的传说,不仅仅是一尊古老的佛像,而是多代人的希望象征,是在水上漂流的信仰力量,深植于土地中,并且永远闪耀着慈悲的光芒。“河流带来了鲁昂波托,而信仰…让鲁昂波托永远与我们同在。”
据传,在过去曾有三尊神圣的佛像顺水而来,分别被供奉在不同地区,包括邦咽寺(龙仔厝府)、所托寺(北柳府)和邦普里大寺(北榄府)鲁昂波托。
当地人说,当佛像漂至邦普里河时,一道光辉闪耀,村民们合力将它拖上岸,并安置在邦普里大寺,他们坚定地信奉这是“有生命的佛像”,拥有无与伦比的慈悲和神迹,真实无疑。
另一个传说记录中提到,曾经有三尊佛像从北方漂流而来,原因不明,可能是战争所致或宗教遗物迁移,这些佛像沿水漂流,“各自停留”在成为各府重要寺庙的地点…鲁昂波托则在三榕河停留。
而当邦普里村民发现“无法拖动它再前行”时,仿佛有一股神秘力量阻止,于是他们将它供奉于邦普里大寺,自此成为信仰中心。
“鲁昂波托在邦普里大寺”,因此被认为是水上之传说,信仰在北榄府人民心中…“在邦普里河上,佛像漂浮而来,但却在信仰的中心停留,这就是奇迹。”
“鲁昂波托”在邦普里大寺(佛陀降魔姿)是一尊镇守邦普里县、北榄府的大规模泥塑贴金佛像,结合了素可泰和大城艺术,安置于邦普里大寺的寺庙内。
修建于大约258年前,即大城王朝中期约1770年。
信徒相信“鲁昂波托”拥有多方面的灵性…慈悲、商业兴旺。有许多商贩前来祈愿生意兴隆,心愿达成后便以传统舞剧和绑粽祭拜还愿…保护免受灾害。据说,在过去的一次大洪水中,鲁昂波托帮助村民免于湍急的洪流中无人伤亡。
包括许多人为祈求疾病痊愈,上了年纪的人特别相信,如果心怀清净的信仰祈愿,疾病将会显著减轻,带来无止境的信仰。
“信仰”…带来了奇迹?信或不信,请勿…“轻蔑”。
爱-幽灵
(编译:Eric 泰国中文社;审校:Alex;来源:Thair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