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北部地区的三大私人组织委员会,包括泰国银行协会、商会和工业会,向主席提交了一份文件,提出了解决跨境污染危机的建议。
这些污染已经对环境、健康和经济造成了影响,因古河和湄公河中的“毒物”污染所引发的。
“边境新闻社”网站报道称,这一文件详细介绍了缅甸掸邦南部的“金矿”和“稀土矿”经营活动,该地区是古河的源头。
这些矿山的经营缺乏控制,缺乏适当的环境管理标准,使用了剧毒化学品,例如用于提炼金子的氰化物和用于稀土冶炼的硫酸铵,却没有符合标准的废水处理系统。
这导致重金属毒物直接排入自然水源。
卫星图像证实了缺乏防护措施,如沉淀池或废料池,导致污染持续流入古河。相关报告由环境和污染控制办公室提供,显示在所有勘查点均检测出超标的毒物。
北部一、二区表示,这一情势带来了广泛的多方面影响。首先...在环境方面,地表水被污染,并可能影响到地下水,极大地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和河岸。
其次...在健康方面,公众由于使用和消费毒物和重金属污染的水而面临高度健康风险。
第三...在经济和社会方面,直接影响渔业、农业和旅游业,同时也破坏了依赖河流资源的传统社区和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第四...在安全方面,泥石流风险增加。
....可能会在汛期扩展毒物的破坏。
“意识到这些严重的影响,北部一、二区的委员会一致决定将这一危机问题提交给主席,希望能引起总理的关注,并要求相关机构立即展开谈判与协作。
特别是敦请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泰国大使馆的合作,以调查和解决不达标和不负责任的采矿问题,据报道,中国已经参与了投资和劳动力的利用。”
该文件还指出,北部地区的三大私人组织委员会希望这一建议能够得到重视,并推动尽快实现具体问题解决。
以保护环境、健康和公共品质,同时维护北部的经济基础。
北部二区商会主席空萨克指出,已经在当地协调,各方认为有必要通过三大私人组织委员会作为倡导主体,将河流金属重污染问题提交给政府以增重视。
跨境污染危机不是小问题,发现重金属污染严重超标,包括砷、铅和汞。
经济各个方面都受到了影响。
空萨克强调,尽管已经提出刺激措施提议,但只要河流中的毒物问题仍然存在,其他措施都难以奏效,因为公众无法知道古河的砷扩散到何处,因此问题之根本在于...停止从古河源头释放重金属,古河全长285公里,流向湄公河波及7个泰国东北省份,这些重金属可能扩散。目前尚未在东北进行检测,如果检测,会知道有无情况。
“最有效的解决方案是停止矿山运营。在清莱,讨论的方案是要求中国作为源头来管理,例如中国政府对此有行动。坦白说,我们几乎依靠政府不来,那我们必须在能力范围内自行应对。”
最新的水质检测结果(第五次)再次确认,古河和赛河中有三种重金属超标:砷、铅和锰,比之前仅发现古河中的砷情况更糟...
污染正持续扩散至湄公河。
因为“河源矿山”...不断释放毒物,经过两个月,国家间的协商几乎没有成就...政府无所作为...仅有中国方面表示已检查无中国人在古河–赛河上游进行采矿活动。这解释是否太简单?
(编译:Eric 泰国中文社;审校:Fang;来源:Thair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