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任住持将暖武里府著名寺庙的土地抵押500万后失去,因无力偿还。寺庙委员会及新住持前去协商赎回,资本家却宣布以3000万售价给寺庙。管理寺庙资金以支付水电费,已是困难重重。
新闻收到有关邦帕拉寺土地的投诉,被前任住持抵押后失去,因无法偿还。调查发现,该地段面积为3莱1贲27平方哇,最初用前任住持逝世后剩余的约700万购买,以500万价格购得,因其位于寺庙后方。购得后,该地段名义更名为某住持,未登记为寺庙名下,后住持将其抵押给资本家。
当地居民表示,事发后该住持因压力被区僧委会免去职务,现住持不知去向。居民认为此举错误不当,将寺庙土地抵押导致失去需引起关注。
关于此事,寺庙委员会成员显示,前任住持逝世后剩余的700万用于购得此地。当时的寺庙委员会建议买下此处闲置地以备未来。土地购得后,被抵押赎不回,资本家宣布以现值3000万售回给寺庙,价格远高于最初的500万抵押价格。
由于管理错误,前住持辞去住持职务,现无处可寻。委会尝试联系现拥有者以适当价格购回,但遭拒绝,因称为商业事务,仅以现价售回,寺庙资金有限,无法应对高出数倍的价款。
现住持表示,已履新3个月,寺庙债务繁多,仅靠信众捐赠维持日常开支。对于土地问题,上任后已尝试与现土地拥有者协商,但现主拒绝降价,坚持现评估价每莱1000万。
据了解,前住持已向国家佛教办事处说明,并辞去住持职务以示负责,现仍于他省出家,并未被免职。该事件凸显寺庙管理法律需与时俱进。
(编译:Jon 泰国中文社;审校:Woo;来源:Thair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