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ota Blade Master:当大哥丰田打造以Altis为结构的V6 3.5掀背车

泰国中文社
20 Min Read

目前,如果要说到强劲的日本掀背车,Honda 有 Civic FL5 Type-R,而 Toyota 有 GR Corolla。虽然这种基于紧凑型车基础的性能车型并不常见,但在大约18年前,Toyota 曾尝试打造一款比同时代的 VW Golf R32 和 Civic Type-R 更有马力的 Corolla 基础车型。多数人可能不知道 Toyota 曾出售过这样的车款。

Toyota Blade Master:当大哥丰田打造以Altis为结构的V6 3.5掀背车

谈到 Corolla 或 Altis,我相信在国内大约80%的人会想到这种紧凑型轿车,它一直是很多上班族、政府机构员工甚至是出租车司机的忠实伙伴。然而,当谈及性感,Corolla 就像普通男人一样不太吸引异性,加上似乎总是落后于潮流,但它耐用、实用。鉴于这些特性,那些将车用于工作的职业人士通常会选择 Corolla。但有时 Toyota 也试图让 Corolla 系列的车显得更有吸引力。

Toyota Blade Master:当大哥丰田打造以Altis为结构的V6 3.5掀背车

过去,他们曾以 Corolla 的核心结构和发动机为基础,打造出别具一格的外观,如 Sprinter Marino,或以 Sprinter Trueno/Corolla LEVIN 的形式推出的双门车款。不过,随着跨世纪后日本市场对前驱双门车的需求逐渐消失,许多车款逐渐被合并。

Toyota Blade Master:当大哥丰田打造以Altis为结构的V6 3.5掀背车

他们以 Toyota Auris 为基础,这款车实际上是我们熟知的 Corolla Altis 的五门掀背版。Auris 在日本销售的车身宽为1.76米,与日本的四门车型 Axio 的1.695米宽相比,显得更为宽大。Auris 标准配置为1.5升发动机,109马力,1.8升 144马力,后悬架为普通的扭力梁,随后被调整为定位“高端与性能兼顾”的 Blade 车型。Blade 的前脸借鉴了大车 Crown 的设计。

Toyota Blade Master:当大哥丰田打造以Altis为结构的V6 3.5掀背车

Toyota Blade 首次亮相于2006年12月,与 Auris 相差不久。它提供两种动力配置:2.4升,2AZ-FE 引擎,167马力/224牛米,配备 CVT 变速箱,另一款为性能更为突出,称为 Blade Master。由于当时 Toyota 停产了 3S-GTE 涡轮引擎,因为排放标准不合格,也没有合适的四缸引擎能与 Honda 的 K20A 或 Mazdaspeed 的2.3涡轮引擎竞逐,他们选用了 V6 GR 系列发动机。

Toyota Blade Master:当大哥丰田打造以Altis为结构的V6 3.5掀背车

该引擎的规格已经比常规车款强大许多,其3,456立方厘米的排量,搭配 VVTi 系统,在 Blade Master 中输出280马力与344牛米扭矩(需要添加高辛烷值的优质汽油,普通汽油会降低至268马力)。常见搭配六速自动变速箱,虽然并非专为性能设计,但用于满足欧美市场需求。

Toyota Blade Master:当大哥丰田打造以Altis为结构的V6 3.5掀背车

与 Camry 和 RAV4 相比,Blade 的车身更轻,Camry 3.5Q 重约1.6吨,而 Blade Master G 带全套装备重1.48吨,轻了约120公斤。它采用225/45R17的轮胎,再配合自动变速箱,Toyota 传播加速数据为0-100公里/小时在5.8秒之内。表现出如杀手般的直线动力,超越当时的 Honda Civic Type-R FD2、VW Golf MK5 R32 或 Mazdaspeed Axela(Mazda 3 高性能版)。

Toyota Blade Master:当大哥丰田打造以Altis为结构的V6 3.5掀背车

虽然我没有驾驶过 Blade 任何一款车,但我曾驾驶过 Camry V6 3.5Q,因此可以想象其直线路段的动力是无可置疑的。普通家用引擎用于轻量小车上的另一好处是:家用引擎无需高性能车般的保养,并且不需要高转速,耐用性高。不过,3.5升自然吸气的引擎注定油耗不菲。国外报道曾称,Blade Master 的特性在于小车大动力及其温柔低沉的 V6 声浪。

Toyota Blade Master:当大哥丰田打造以Altis为结构的V6 3.5掀背车

而在操控方面,《汽车新闻》记者曾写道,如果遇到湿路,请想象有只被你惊吓的拉布拉多在湿滑的大理石地面上奔跑,Blade Master 的表现与此相差不远,给人以沉重感,车辆不易按指令行驶。尽管 Toyota 工程师更改了后悬架,更换了避震弹簧和减震器,许多人仍认为这款车更注重舒适驾驶体验,而非真正的性能追求。

Toyota Blade Master:当大哥丰田打造以Altis为结构的V6 3.5掀背车

Blade Master 的问题在于前轴负重过大,导致 Toyota 需要大量进行配重平衡调整。Auris 1.8仅重1.29吨,而升至 Blade 2.4时为1.4吨,Blade Master 3.5为1.48吨。这80公斤的增加主要是前轴负担,并且前驱加上巨大的扭矩,在没有限滑差速器只有牵引力控制的情况下,即使可以顺利起步,但在弯道中的表现较弱。Auris 的悬架不足以支持大重量,因此需要专用套件,这也较为稀缺。

Toyota Blade Master:当大哥丰田打造以Altis为结构的V6 3.5掀背车

Blade Master 生产了6年,2012年退出市场,而 Auris 随着换代继续存在。Blade 在2006年推出,直至2012年销声匿迹。它于全球总共售出3,500辆,而在相近时期,北美的 Golf R32 Mk5 售出了5,000辆,Civic FD2 Type-R更是超过14,000辆。

Toyota Blade Master:当大哥丰田打造以Altis为结构的V6 3.5掀背车

这或许就是为何 Toyota 之后再也没有推出类似的拥有强力发动机的小车,而是等待涡轮技术和轻合金引擎成熟后,通过 GR Corolla 实现了新的突破。Toyota 在性能车市场始终未能较好地介入,因为对手的车型无论是在技术还是特质上都有其独特之处。

Toyota Blade Master:当大哥丰田打造以Altis为结构的V6 3.5掀背车

更重要的是价格问题,Blade Master 和 Honda FD-2 Type-R 两款车型发布时的价格接近280万日元,如果是配置较为齐全的 Blade Master G,则达到330万日元。你会选择 Toyota? 还是 Honda? 当然,我们还不必考量你若是想要自动挡却有强劲动力的,两大热门选择 Subaru 的 WRX STi A-Line 具有2.5升涡轮增压300马力Boxer引擎,四轮驱动,售价3.15百万日元。

Toyota Blade Master:当大哥丰田打造以Altis为结构的V6 3.5掀背车

总体而言,不难想象为什么有些人不知道 Toyota 曾经推出过这样一款小型 V6 3.5 掀背车,因为即使在日本,当时一些车迷也未必了解它的存在。不过,如今不再过度关注性能,尤其是在某些可以自由进口旧车的国家如新西兰,这种以怀旧为名的小众经典车仍大受欢迎。随着时光流逝,当性能车不再受人瞩目时,或许它们自身的稀有性和独特魅力愈发显现。

Toyota Blade Master:当大哥丰田打造以Altis为结构的V6 3.5掀背车

(编译:Ivy 泰国中文社;审校:Ken;来源:Thairath)

Share This Article
没有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