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富比向印度归还佛祖宝石,因受到强烈批评

泰国中文社

知名拍卖行“苏富比”(Sotheby's)已将据信与佛祖舍利有关的神圣宝石归还给印度,此前曾面临来自印度政府和世界各地佛教领袖的巨大压力。

皮帕华宝石,被考古学家标记为现代最惊人的发现之一,原定于五月在香港拍卖,但在印度政府通过外交干预和法律诉讼后取消了拍卖。苏富比称,位于孟买的Godrej工业集团已购买了这些宝石。

苏富比表示,“非常高兴”能促成此次归还,这涉及与所有者、新买家及印度政府进行两个月的谈判,并称这些神圣宝石现在将在印度永久向公众展示。

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宣布归还这些宝石,称这是“国家自豪和喜悦的时刻”,是国家文化遗产的胜利。他在X平台上表示,这些宝石在离开127年后回到了祖国。

这些宝石于1898年由英国房地产经理威廉·克莱克斯顿·佩普在印度北部的皮帕华一个佛塔中发现,靠近佛祖出生地。在废墟中发现了珍珠、红宝石、蓝宝石及近1800片黄金板,与上面铭刻为佛祖遗物的骨头一起被埋葬。

苏富比向印度归还佛祖宝石,因受到强烈批评

最终,佩普将大部分宝石、舍利和容器交给了殖民时代的印度政府,佛祖舍利曾供奉给泰国的拉玛五世国王,五个舍利罐和多数其他舍利则被送往加尔各答的印度博物馆,当时称为加尔各答帝国博物馆。

超过一个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其余的宝石仍藏于英国个人收藏中。由佩普家族拥有的300件宝石在苏富比香港于二月和五月举办的展览中亮相。

历史学家认为这些舍利是佛祖释迦族及全球佛教徒的共同遗产,舍利部分已分发至泰国、斯里兰卡和缅甸等地,仍被作为崇拜对象。

关于苏富比在香港拍卖与佛祖相关宝石的计划,引发伦理问题,学者和佛教领袖质疑这些神圣物品,尤其是与舍利有关的宝物,是否应被直接视为商品。批评者质疑卖家拍卖舍利的权力,而支持者则称透明的拍卖是转让所有权最公平的方法。

(编译:张悦 泰国中文社;审校:Ken;来源:Thairath)

Share This Article
没有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