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警告公众扫码虹膜换取500-1000泰铢,面临信息泄露风险

泰国中文社

政府警告公众,扫码虹膜以换取500-1000泰铢的行为存在风险,可能导致信息泄露。内政部强调这不是政府储存数据的行为,网络警察正在紧急跟进。

8月27日,根据副新闻发言人阿努库的说法,技术和创新的迅速发展在商业和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商业运营、通信、教育和工作。迅猛的科技进步导致了技术在包括安全在内的各个方面的广泛应用,例如生物识别认证系统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包括指纹扫描、面部识别,甚至是最新的虹膜扫描技术。

然而,快速发展的技术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新挑战。根据消费者协会的报告,近期在泰国各地发生了鼓励公众扫码虹膜以换取500-1000泰铢并兑换加密货币的行为。扫码者可以在24小时内获得1000泰铢的报酬,而推荐新会员的人每会员可获得500泰铢,最高不超过10人。

副发言人表示,信息尤其是生物识别信息是极其有价值的,尤其是像指纹、面部识别、声音识别以及最重要的虹膜,这些信息极难更改并且非常独特,可以精准地识别特定个体。

因此,政府强调生物识别数据是最高级别的个人信息,在给予存取或扫描许可时需要慎重考虑潜在的风险:

1. 信息泄露:如果虹膜代码被泄露,黑客或不法分子可能会在未来利用这些信息。

2. 身份冒充:虹膜信息是访问其他个人信息的关键,如果被窃取,可能导致财务交易或服务访问被冒用。

3. Deepfake 生成:生物识别数据可被用于生成 Deepfake,从事复杂且难以追查的网络犯罪。

生物识别信息是敏感的个人信息,收集、使用或披露均需严格管控。许多国家如西班牙、巴西、印度和德国都不允许通过虹膜扫描收集个人信息,反映了国际社会的担忧。政府警告公众,以小利交换生物识别信息可能会导致未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和无法恢复的损害。

内政部报告称,有团体利用名为 Orb 的设备,在商场中通过虹膜扫描收集个人信息以进行身份验证,并将其推广至应用程序以换取价值500-1000泰铢的加密货币。经过调查,这种虹膜数据收集不是由中央注册局、内政部或其他政府机构进行的数据收集活动。

因此,当地政府官员、村长应告知并监督此类活动以避免公众受骗。目前网络警察正在分析潜在影响。如果公众遭遇诈骗或发现违规行为,可向省/区公共保护中心或拨打热线1567寻求帮助。

(编译:Eric 泰国中文社;审校:Momo;来源:Thairath)

Share This Article
没有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