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贸易局透露,自69年1月1日起,将实施措施禁止从焚烧场所进口饲料玉米,以防止产生PM2.5粉尘。违反者将被警告2次,如果再犯,将暂停进口注册。同时,双管齐下的出口控制措施可以应用于涉及核能的10大类商品中的2类。
外国贸易局副局长Duan Ithiti表示,自69年1月1日起,商业部外国贸易局将实施两项重要的新措施,即推出无焚烧饲料玉米的进口措施,以减少跨境PM2.5污染问题,保护泰国人民的健康,以及出口许可措施,用于普通商品和用作高威力武器组件的双用途商品,以确保泰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信心,并向国际投资者表示,泰国支持和平,不支持战争。
对于无焚烧的玉米进口,外国贸易局将要求进口商提供证据,证明进口的玉米来自“无焚烧”生产过程,以减少对公众健康有害的PM2.5粉尘跨境扩散,并创建考虑环境的新贸易标准。泰国每年生产4-5百万吨饲料玉米,但需求约为9百万吨,因此需要进口约2百万吨,其中90%以上来自缅甸,剩下的来自老挝和柬埔寨。此措施将一直有效,直到《清洁空气法》和关联法律生效。
在此过渡期内,进口商需要自我证明货物非来自焚烧区域,或使用出口国的国家机构或国际认可的组织的文件认证,并必须记录进口商品的种植信息及种植地,以便追溯。如果两次被发现从焚烧来源进口,将仅进行警告,但如果第三次则暂停进口注册,不允许再进口。
一旦《清洁空气法》和关联法律生效,将采取更严格的措施,如进口时仅接受出口国家认可机构的认证,并要求提供种植地图等。惩罚措施保持不变,此措施正在准备向新内阁提交审批,然后商业部将发布公告,并将于69年1月1日开始执行。
Duan Ithiti继续就双用途商品出口控制进行说明,自69年1月1日起,部门将控制10个类别的1,775种双用途商品的出口,但将首先控制与核相关的类别0,包括材料、设备和部件,共204项。67年,泰国类别0商品出口值达4370亿泰铢,主要出口至美国、荷兰、台湾、中国、马来西亚和日本。69年第2季度将扩展控制至7-9类,包括航空导航和电子系统、车辆及海洋设备、航空航天和推进商品,如无人机、飞机零件等。67年,泰国10类双用途商品出口总额3.15万亿泰铢,占泰国出口总值的30%。
在出口控制中,出口商需通过外国贸易局e-Classification系统检查商品是否为类别0的双用途,通过e-DUI Licensing系统申请出口许可,并附上文件,如最终用途证明,及采购文档等。出口商可从68年12月起,通过e-DUI Licensing系统申请许可证。
此外,外国贸易局还对额外50种商品进行监控,主要是发达国家担心这些商品可能被用于制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些商品大多用于乌克兰战争,并要求泰国加强出口管控,如直升机零件、飞机部件如螺旋桨、无人机等,目前应用于军事行动和战争中。50种商品中约一半超出10大类双用途商品范围。
(编译:Ivy 泰国中文社;审校:Ken;来源:Thair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