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热浪使北太平洋海洋温度打破历史记录,科学家仍无法解释

泰国中文社

2025年7月至9月,北太平洋地区的海水温度达到了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海水表面温度比2022年的最高水平高出0.25摄氏度。这一微小的增幅在地中海十倍大小的区域中显得极其巨大。

科学家们承认,由人类活动造成的全球变暖有可能使海洋热浪现象更加频繁。然而,今年的情况却异常严重而持续,至今没有明确的解释。美国伯克利地球气候科学家塞格·豪斯法瑟指出,北太平洋的某些现象显然异常。

根据欧洲哥白尼气候服务报告,从东亚海岸到北美洲的北太平洋地区正经历一个被科学家称为“暖斑”的巨大海洋热浪。

对比过去十年,2025年的海水表温度显著升高,并远超气候模型的预测,自然情况下这种事件在某一年发生的概率不到1%。

科学家推测,2020年开始的海洋船只燃料的配方变化是一个可能的因素。在此之前,污浊的船用燃料释放大量二氧化硫,尽管对健康有害,但硫化物有助于产生反射阳光的小颗粒,使地球略微变凉。

全球范围内减少硫排放,特别是在太平洋拥挤的航线,可能导致自然反射阳光的屏障失去,使海洋吸收更多的太阳能量。

其他研究指出,中国大城市的空气污染减少,也可能产生类似影响,因为更清洁的空气反射阳光的能力下降,使得更多热量进入海面。

这次海洋热浪不仅使北太平洋异常温热,还影响太平洋两岸的天气。在东亚如日本和韩国,夏季温度创下历史新高,美国则面临强雷暴和更强的热带风暴。

利兹大学的阿曼达·梅科克教授指出,当海水升温时,会产生所谓的“空气中的河流”,将海洋水汽带到内陆,导致多地出现暴雨或大量降雪。

除了北部的热浪,南太平洋目前正经历拉尼娜现象,导致热带海洋地区的海面温度异常偏冷。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预计,弱拉尼娜现象将持续数月,可能与北太平洋的极端热浪一起,影响全球降雨和风暴模式。

这一现象清楚地表明,世界正进入大洋沸腾时代。最新研究表明,海洋热浪的天数在短短几十年内增加了三倍,2025年可能成为科学家们重新评估全球变暖方程的重要转折点。

(编译:李程 泰国中文社;审校:Woo;来源:Thairath)

Share This Article
没有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