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停止生产1美分“便士”硬币,230年后因成本高昂缺乏经济价值

泰国中文社

美国正式宣布停止生产便士硬币,结束了这枚陪伴美国社会超过230年的1美分硬币的历史。由于生产成本远远高于实际价值,它几乎不再具有经济价值。

便士硬币最早于1793年开始生产,当时一枚便士可以用来购买饼干、蜡烛或糖果。但如今在实际操作中几乎没有价值,许多人将其收集在罐子或家里的垃圾箱中,而生产每枚硬币的成本高达近4美分。

美国财政部长布兰登·比奇在费城造币厂的仪式上表示:“上帝保佑美国,我们能为纳税人节省达5600万美元。”他在按下最后一枚便士硬币生产的按钮之前如此说道,并精心安排媒体观看该枚硬币。最后一批硬币的一部分将被拍卖。

尽管停止生产,但仍在流通的数十亿便士硬币仍可依法用于偿债。类似于1857年停止流通的半美分硬币,这是美国上次正式停止硬币使用的时间。

官员透露,大多数造币厂自今年夏季以来已停止生产便士硬币。在生产的最后一天,员工们安静地站在机器前,仿佛在与共事多年的老朋友告别,然后在最后一枚硬币生产出来时鼓掌欢呼。

停止生产便士的决定是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下达的命令,因为生产成本飙升,以至于得不偿失。“美国生产便士的成本已超过其价值太久,这是一种浪费!”特朗普在今年2月的一篇在线帖子中表示。

然而,许多美国人对便士仍有感情。有些人认为它是幸运符或收藏品,而一些零售商在便士短缺期间对停产感到担忧,因为政府没有给出如何处理找零的指导。有些商店选择将价格四舍五入,以免客户吃亏,而另一些则鼓励客户使用便士支付或以此兑换奖品,如免费饮料。

支持取消便士的人士认为,这将有助于降低国家成本,加快支付速度,并与其他国家如加拿大保持一致,加拿大自2012年就停止了便士的生产。

一些银行开始限制便士的支付,因为系统中积累的数量极为庞大。目前,便士约占费城和丹佛造币厂在过去一个世纪中生产的所有硬币的一半。虽然便士的生产成本低于镍币(5美分硬币)的近14美分,但与成本仅6美分的10美分硬币和接近15美分的25美分硬币相比,便士的生产再也不划算。

休斯顿大学的名誉教授兼硬币史专家弗兰克·霍尔特表示,停止便士生产是文化的损失。“这些硬币映射了我们的身份,我们选择将标语和重要人物的图像刻在上面。它是国家历史、政治、艺术和理想的见证。”

(编译:Cici 泰国中文社;审校:Suki;来源:Thairath)

Share This Article
没有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