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听到财政部长兼副总理Dr. Ekhnit Nitithunprapas宣布以“修建水坝”作为可持续防洪的想法,而不是年复一年地花费数以万亿泰铢在无效的传统防护措施上,这对于国家和泰国人民来说是一个好信号,他们将迎来能够应对因全球变暖加剧的自然灾害的新基础设施。
小坝可能是解决方案
毫无疑问,每当提到“水坝”,就会引发大量争论,包括对数百万人的影响、生态系统的变化、生物多样性和跨国环境问题。如果管理不当或缺乏现代技术,水坝可能不是答案。
常有人说“忘掉在泰国建水坝吧”,但与此同时,没有人能回答如何帮助那些每年被洪水淹没六个月的居民。
事实上,建大型水坝在目前的背景下可能已经不切实际了,因为泰国没有大面积森林来容纳大量水。但可以做的是遵循国王拉玛九世的建议,建造小型水坝、水袋和水流缓冲系统。
皇家科学:以预防为主而非补救
国王拉玛九世的方针并不依赖单一结构,而是强调多方面措施的结合,包括大坝、小型堰坝、水袋、自然水域调整,以及土地管理、预警系统和增强社区建设。
这是一种全面的流域管理模式“上游-中游-下游”,实际可行且符合泰国的地理社会特点,如下:
1. 上游 - 减少水流急速
建立中型水库,而不是巨型水坝,建造20-30个中型水库,每个容量10-40百万立方米,总容量可与大型水坝媲美,但环境影响小得多。
创建5,000 - 20,000个小型堰坝,以减少沉积物,增加森林湿润度,降低水流强度,这是成本最低的方法。
2. 中游 - 水接纳区和水高速路
在田野或草地上建造面积10,000 - 200,000莱的接纳水域,以储存水流,然后再进入城市或经济区,类似于日本的缓冲盆地模型。
恢复历史省份如大城府、素可泰、叻武里等地的古运河和水域,恢复10-20条水道将显著提高排水能力,而且成本划算。
设定洪水控制区,以将水流从历史遗址和住宅区引开,这是中国和日本常用的方法。
3. 下游 - 保护城市和经济区
建绕城排水渠,以便不让水流穿过旧城中心,从而减轻对城墙、寺庙和历史遗址的水压力。
安装可折叠的移动防洪屏障,只在洪水季节使用,以免阻挡风景,类似于意大利威尼斯的城市模型。
在城市中设计公园,从而在低洼处或洼地中起到水袋作用,通过这种皇家理念,其规划非常周密详细,现在是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将其加以实施的时刻了,不要再临时凑合或者等待天气变化。
(编译:Cici 泰国中文社;审校:Suki;来源:Thairat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