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是全球性问题,对每个国家都产生影响。“年轻人群体仍然是毒品的受害者”,他们通常从小试开始,然后逐渐被诱导成瘾。
在泰国,涉及毒品的人数为190万人,这个比例看似不高,但特别是在年轻人和劳动力群体中的增长趋势显著。毒品问题逐渐成为一个愈发接近生活的危险。
提升对正确信息的认知是减少毒品相关人员的重要措施。“泰国司法研究院和法律事务司”举办了第22届国家学术会议,主题为“食用正义”,由毒品控制委员会副秘书长阿里帕克·温巴隆在题为“SafeCity, Safe Life:保障市民安全”的座谈会上反映。
全球有2到3亿毒品使用者,占全球80亿人口的3%到4%,虽然毒品使用者的比例不高,但对许多国家的影响却非常严重。“吸毒者”经常无法得到适当的健康护理,导致健康问题加剧,死亡率上升,因为使用者不了解毒品的极限,就像咖啡成瘾一样,只要闻到味道就想立刻使用。
毒品成瘾的身体和心理表现,当使用到一定程度时常会不自觉地增量使用,导致过量服用。同时,全球毒品使用趋势已改变。以前使用者会忠于某一种毒品,但现在趋势是多重药物使用(Polydrug Use),不拘泥于哪种药品或使用方式,只要能让其达到醉意。
因此,多种毒品混合使用对身体影响严重,因为有些药物抑制神经,有些刺激,有些产生幻觉,身体无法同时承受,导致严重的使用症状成为全球趋势。
更甚的是,过去的十年里“几乎每个国家的毒品使用量都增加了”,因为通过网络轻松可以获取,例如暗网。用户只需下单、支付并等待送货。这种购买过程快捷,而联合国将在2024年对全球毒品传播情况进行密切跟踪分析。
尤其是全球毒品市场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大麻2.28亿人”,这给泰国带来了“国外压力”,如“英国”开始出现从泰国走私大麻的问题。最近有英国年轻人被诱骗到泰国,用支付旅行和住宿费用为诱饵,交换通过搬运包裹走私大麻回国。
针对这种情况,外国使馆已与泰国毒品控制委员会协调,要求防止和阻止此类事件再度发生,因为尽管大麻在泰国已从毒品名单中移除,但走私出境仍违反多部法律。
回顾“泰国的毒品问题”,它与其他国家不同,因为如美国面临芬太尼问题,中国则面临与泰国类似的甲基苯丙胺(冰毒)使用问题。在泰国,“冰毒”一个药片中甲基苯丙胺仅占18-21%,其余80%为咖啡因。
咖啡因是与咖啡中的刺激物相同的一种物质。“尽管冰毒片中的甲基苯丙胺浓度并不高”,但与咖啡因这类兴奋剂混合后,医学上指出两种成分相互增强作用,导致部分使用者产生癫狂幻觉。这使得泰国的冰毒使用情况独一无二。
“与各国代表交谈时,他们常惊讶于冰毒会使人发疯”,然而在东南亚3国如泰国、缅甸和老挝,都存在严重的冰毒问题。
事实上,咖啡因虽合法,用于饮料行业中,但有关部门依旧密切关注这些物质的运输路径。如果发现它们通过异常途径运输,或通过非咖啡工厂,则可能推测被用作制造毒品。
至于目前“泰国的冰毒”使用者约157万人,分为三类:1. 尝试者,往往是充满好奇的青少年,用几次便可自行停用;2. 吸毒者,开始规律使用,但未成瘾;3. 成瘾者,身体和心理上高度依赖,无法自行戒除,需进行专业治疗。
“冰毒价格下降是由于活性成分减少,例如甲基苯丙胺一片仅占20%,其余80%为咖啡因。这还取决于生产来源,如高棉、佤邦和苗族群体,各自的生产方式不同,原材料更容易获取以及大量生产使得市场需求更大。”阿里帕克说。
他还强调,“冰毒并非在泰国生产,而是通过缅甸非法进口”,即使知道确切来源,管理仍不易,因为生产基地并非固定工厂,多为可移动的帐篷,随时迁移,难以打击。此外,生产过程肮脏无控制,使用者对身体危害极大。
“缅甸国内战争”是一个重要因素,增加了毒品跨境走私,因为武装团体需通过毒品制造获取巨大利润以购买武器。地理上泰国位置正是毒品通往第三国的通道。
尽管当局严格在码头、机场和边境监控阻截,但由于路线复杂,阻截行动仍是一个持续的挑战,需各方共同协调。
在毒品走私路线上,冰毒大多通过老挝边境进入泰国。这种“走私冰毒”的风险随着欧洲和日本市场需求的增加扩大,后者已使用冰毒20至30年。
为阻止毒品走私,泰国毒品控制委员会与湄公河地区国家合作,包括缅甸、老挝、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中国和印度,并加强边境监控,与泰国军队和警方合作,通过名为“Stop-Safe”的措施确保毒品不流入内部地区,维护公众安全。
泰国的毒品问题“仍然严峻,几乎没有无毒品的地方”。因此,控制局势极为重要,着重创造安全区域,保护市民,减少毒品在社会中的影响。
(编译:李程 泰国中文社;审校:Alex;来源:Thair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