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局正面临基孔肯雅热或称登革热疫情,这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疾病。自7月以来,广东省报告了超过7,000例感染病例,这导致了类似于COVID-19疫情期间的管控措施的实施。
佛山为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该市要求基孔肯雅热患者必须住院并始终保持在蚊帐下,患者只有在检测结果为阴性或者经过7天治疗后才能回家。这一措施因该病在中国知晓度不高,引发民众惊慌。
基孔肯雅病毒通过被感染蚊子叮咬传播,可导致发热和剧烈关节疼痛,部分病例症状可能持续数年。尽管这种疾病在中国并不常见,但在南亚、东南亚和非洲部分地区的疫情较为普遍。
除佛山外,广东省至少还有12个城市报告了感染病例,仅在过去一周内便有近3,000例。周一,香港报告了一例来自佛山的12岁男童感染病例,他在7月曾前往佛山,并出现了发热、皮疹和关节痛症状。
基孔肯雅病毒无法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而是通过蚊子叮咬传播。官员表示,报告的所有患者症状不严重,95%的患者可在7天内出院。
为了阻止疫情传播,广东全省已实施“果断且迅速”的措施,建议有发热、关节痛或皮疹症状的民众尽快就医。
此外,政府还命令民众清理家中如花盆、咖啡机和未使用的瓶子等处的积水,并对未遵守者施以最高1万元人民币(约合4.51万泰铢)的罚款,以消除蚊子的滋生地。
值得注意的主动措施包括放生“大型蚊子”,这种蚊子能捕食传播基孔肯雅病毒的蚊子;以及释放大量食蚊鱼。上周,佛山官员已在该市湖泊内放生了5,000条鱼,部分地区还使用无人机寻找积水。
同时,曾经要求佛山入境者在家隔离14天的措施已被撤销。然而,这些严格措施在网上引发了民众质疑,有些人指出这些措施似乎与COVID-19疫情期间的行为一致,并质疑在病毒未能人传人情况下的必要性。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防止基孔肯雅病毒传播的最佳方法是消除蚊子滋生的积水。一般情况下,被感染蚊子叮咬的人会在3至7天内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和关节痛,其他症状包括头痛、肌肉痛和关节肿胀。大多数患者在一周内康复,但在严重情况下,关节痛可能持续数月或数年。
(编译:Jon 泰国中文社;审校:Fang;来源:Thair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