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60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首个网络犯罪条约,尽管受到了来自人权组织和大型科技公司的反对。
10月25日,超过60个国家在越南河内参加会议时签署了联合国首个网络犯罪条约,尽管科技公司和人权组织警告该条约可能扩大国家的监控范围。
这一新的全球法律框架旨在加强国际合作以对抗数字犯罪,从儿童色情到跨国网络诈骗及洗钱。
越南政府确认周六有超过60个国家签署了条约,但未具体指出有哪些国家参与。该协议将在这些国家批准后立即生效。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称,这次签署是一个“重要里程碑”,但也警告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每天复杂的诈骗正在摧毁家庭,剥夺移民,并从我们的经济中吸走数十亿美元……我们需要一个强有力且互联的全球响应。”古特雷斯在越南首都召开的会议开幕式上说道。
联合国网络犯罪对策公约(UN Convention against Cybercrime)首次由俄罗斯外交官在2017年提出,经过漫长的谈判,于去年通过共识批准。
然而,反对者认为,条约中的措辞过于宽泛,可能导致权力滥用,并为跨国政府镇压批评他们的人开了绿灯。
“在整次条约谈判中提出了许多关切,尤其是它将如何迫使公司共享数据”,Tech Global Institute创始人萨巴娜兹·拉希德·戴雅说道,“这几乎是对许多对记者和集权国家使用的问题实践的盖章。”
数十个人权组织在他们一起签署的信函中指出,该条约提供的保护“过于薄弱”。
大型科技公司也表示了担忧。
网络安全技术协议(CTA)的代表团团长尼克·阿什顿-哈特此前表示,该代表团不会参加河内的条约签署,CTA代表了包括Meta、Dell以及印度Infosys在内的160多家公司。
科技公司曾警告该条约可能使网络安全专家犯罪化,并“允许国家合作进行几乎任何他们选择的犯罪行为。”
CTA在谈判过程中表示,政府部门的越界权力带来了“对公司每天依赖的IT系统的严重风险”。
阿什顿-哈特还表示,现有的国际协议如布达佩斯网络犯罪公约(Budapest Convention on Cybercrime)更“尊重权利”。
(编译:张悦 泰国中文社;审校:Fang;来源:Thairat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