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首次泰国与新加坡签署10万吨大米合作,启动食品安全枢纽,强调泰国作为世界重要稻米生产/出口国的角色
泰国商务部长苏帕季·苏塔帕恩透露,2025年11月7日,泰国总理阿努廷·查恩威拉古正式访问新加坡,并与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共同见证了泰国-新加坡政府关于大米贸易合作的备忘录(MOC)交换仪式。此次合作旨在促进食品安全以及两国之间的大米贸易合作。泰国政府同意在5年的合作期间,向新加坡政府出售最高不超过10万吨大米。交易将根据国际贸易惯例和当时的世界市场价格进行。商务部委托泰国国际贸易部与新加坡可持续发展与环境部指定的新加坡食品局(SFA)为主要执行机构。合作备忘录有效期为5年,可根据双方的共同意愿续约。
“尽管本次合作的稻米量为10万吨,相比泰国的全部大米出口可能不多,但它是重要的开端,因为这是提升泰国农业产品国际潜力的基础,尤其是在‘食品安全’方面,这是目前世界的重要议题。泰国政府能够与拥有高标准食品管理和质量的新加坡进行政府间合作,这证明了泰国农业产品的潜力、信誉和质量。此次合作也是两国第一次达成类似的合作,反映出对泰国大米及其农业产品管理系统的信任,也标志着加强东盟粮食安全稳定的重要一步。泰国准备好作为对区域食品安全的坚实伙伴,支持区域的食品安全,并为两国农民和私营部门带来共同利益。”

此外,商务部长还透露未来的合作方向,即这类合作的理念不会仅限于大米,而是将在未来拓展到其他泰国农产品,以增加价值和新的贸易机会,并扩大与地区和区域外其他贸易伙伴的合作,这将推动泰国真正成为区域食品安全中心。
新加坡是泰国潜力巨大的大米市场,由于土地和自然资源有限,存在食品安全风险,无法进行国内消费稻米种植,因此依赖进口大米以供消费和作为食品工业的原料。泰国和新加坡之间的大米贸易合作备忘录的签署对于新加坡的粮食安全稳定至关重要,并进一步确认泰国作为能够持续稳定地满足国际市场需求的高质量稻米生产商和出口商的角色。此外,这也是一个向世界舞台展示泰国在成为食品安全中心方面的潜力和准备的起点。
在2025年前9个月(1月至9月)期间,泰国对新加坡的大米出口量为90,031吨,比2024年同期的85,742吨增加了5%。其中大部分为泰国香米(49.99%)、白米(29.04%)和泰国香米(16.26%)。目前,泰国是新加坡第三大大米进口来源,仅次于印度(42.82%)和越南(28.10%)。
(编译:Eric 泰国中文社;审校:Momo;来源:Thairat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