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农作物贸易协会计划于11月13日向商业部长提交文件,反对内阁决定开放从美国进口100万吨玉米,担心会影响国内产量。Supajee表示,因为泰国产量不足且为了降低畜牧业的动物饲料成本,进口是必要的。政府已经采取措施防止影响,要求进口商必须先购买完国内的产量,并设定了国内购买与进口的比例为3比1。
农作物贸易协会副会长Phornthep Pubrasert透露,11月11日的内阁会议决定在世界贸易组织(WTO)框架内,开放69年进口100万吨饲料玉米,免征关税。此举是为了回应美国关税谈判而增加的进口量,从之前的54,700吨和20%关税上升至现在。他反对这么大规模的进口,因为担心影响国内玉米价格。虽然泰国每年都需进口,但目前国内可以用例如碎米和木薯来替代,也能帮助本国农民。因此,协会将在11月13日提交信函请求重新审议进口决定。

商业部部长Supajee称,进口100万吨饲料玉米只是一个进口框架,将根据需要和限制时间内进口。此外,要求进口商在进口前需购买完国内产量,所设定的国内与进口比例为3比1,即若要进口100吨,需在国内购买300吨。
增加进口配额至100万吨的原因是国内产量无法满足需求。泰国生产约450万吨,而需求接近900万吨。然而,这100万吨的进口只是一个框架,目前尚未与美国正式签署协议。
“不要把这看作是从54,700吨增加到100万吨的进口配额提高,而是因为泰国产量不足而必须进口。此外,无税进口将降低饲料生产成本,使动物饲料价格下降,减少畜牧业成本。进口措施还包括调整进口时间,从原来的每年2月至8月改为2月至6月,以免影响国内玉米收成价格。并且要求在进口前购买完国内产量和设定国内售价。”
泰国国内贸易局局长Wittayakorn Maneenethe表示,11月14日将召开由商业部长主持的动物饲料政策和管理委员会会议,详细审议内阁批准的100万吨玉米进口框架,相关部门将参与审议。至于国内玉米价格,商业部已设定饲料生产商需在曼谷及其周边工厂以每公斤9.80泰铢的价格购买湿度为14.5%的玉米。
记者报道称,在68年1月至9月期间,泰国已经进口了140万吨用于牲畜饲料的玉米,价值超过120亿泰铢,主要从缅甸进口,超过120万吨,其次是老挝和柬埔寨。
(编译:Jon 泰国中文社;审校:Fang;来源:Thairat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