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achai” 与私营部门合作,打击劣质商品和假冒泰国产品,并在12月9日向“Ekanit”提出工作框架。
商务部部长 Supachai Sutthampan 在与相关政府部门和私营部门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会议后透露,会议旨在跟踪形势并制定工作框架和目标,涵盖三个方面:
1.外国进口的低价劣质和非法商品的问题。
2.不公平竞争造成泰国制造商损失的问题。
3.商品原产地权(转运)问题。
以加强对进口商品的筛选,减少劣质商品涌入泰国的情况,并提高对原产地检查系统的认识,以应对正在谈判中的美国税收,同时目标将在68年底达成共识。
“此次会议是为了解信息,为首次由副总理兼财政部长 Ekanit Nititanprasat 主持的委员会会议做准备,该会议将于12月9日在财政部举行,涉及12个政府和私营机构,将制定方针、目标并组建工作组。”
海关总署在会上报告称,已与泰国在线平台服务提供商合作,要求在线销售的商品在开售前必须符合泰国标准,并禁止进口。自69年1月1日起,将对价格低至1泰铢的进口商品征税,此前只对价值超过1,500泰铢的商品进行宽松征税。
记者报道,各部门的执行结果如海关总署对价值低于1,500泰铢的进口商品征收7%的增值税(VAT),总价值为23.08亿泰铢,包括从67年7月至12月的10.58亿泰铢和68年1月至8月的12.5亿泰铢。
在进口许可检查方面,例如,未通过泰国产品标准(MoC)的商品、未能通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检查的商品和非法商品,总共发现48,030例违规案件,总损失价值为27.32亿泰铢,包括67年9月至12月发现的16,078起违规案件,损失价值为6.34亿泰铢,以及68年1月至8月发现的31,952起违规案件,损失价值为20.98亿泰铢。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自5年9月至68年8月检查进口健康产品的质量监控,共发现23,285项违规,涉及73家企业。
泰国产品标准署(TISI)自67年9月至68年7月根据强制性工业标准检查商品,提起861起诉讼,损失价值为7.0011亿泰铢。
消费者保护委员会(OCPB)根据消费者保护法检查商品,发现总共378例违规案件,损失价值为2957万泰铢,其中从67年9月至12月发现603起案件,损失价值为2787万泰铢,而68年1月至8月则发现575起案件,损失价值为170万泰铢。
知识产权部(DIP)自67年9月至68年8月检查侵犯知识产权的商品,发现总共1,069起案件,损失价值为3.0027亿泰铢。
(编译:张悦 泰国中文社;审校:Alex;来源:Thairath)
